机械-我国不干胶标签市场的发展趋势

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,不干胶材料就被当作标签印刷的承印物,时至本日,它已自成体系,趋于专业化,成为包装印刷行业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。与传统标签相比,不干胶标签具有以下特点。(1)粘贴时没必要刷胶和糨糊,去掉底纸即可。 (2)既可采取手工贴标方式,又可采取机械自动贴标方式。(3)适合各种场合,且贴标方便快捷,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工,降落本钱,提高效率。减少污染。以下我们将谈谈对国内不干胶标签印刷市场的看法,和我们从事不干胶标签印刷所积累的经验。不干胶标签印刷业正走向成熟在我国,不干胶标签印刷大约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的,最早起步的地区主要是广东。天津和其他1些沿海城市,最初的设备和工艺技术主要是从日本引进的。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,不干胶标签印刷开始逐渐向全国推行,在印刷工艺、设备性能、材料的多元化等方面都日趋成熟,特别是最近几年来,不干胶标签印刷异军突起,迅速成为1股新生气力。其迅速发展壮大的1个主要缘由就是日本和东南亚的1些生产厂商看好中国广阔的市场,纷纭投资、投产。另外,国内的1些国有印刷厂和私营印刷厂也看好不干胶印刷所带来的高额利润,纷纭转产和投产。在1996~2000年期间,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净利润通常在18%~22%之间。例如:2000年,某家不干胶标签印刷厂的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,年净利润约在400万元左右,月净利润在35万~40万元之间;另外1家不干胶标签印刷厂的年销售额在4600万元左右,年净利润为750多万元;另外,1些以薄膜类材料为主的不干胶标签印刷厂,由于其标签产品的附加值更高,获得的利润更高。进入2001年,国家对外商投资不干胶标签印刷政策放开,市场竞争日趋剧烈,从而引发了不干胶标签行业的价格大战,即使这样,1般不干胶标签印刷厂的利润率也还能保持在10%~15%。造成价格战的主要缘由是生产厂商成倍增加,而不干胶标签的市场虽然有不同幅度的增长,但其增长速度同生产加工能力不成正比。近20多年来,我国不干胶标签印刷企业的数量增长了近10倍,企业的增多促进了行业的发展遇到强拆该怎么对付,但也加速了行业内的竞争。众厂商已看到1个不争的事实:中国不干胶标签印刷市场非常广阔。1些相干统计数据可以说明这1点:在1些欧美发达国家,人均年消耗不干胶材料约10m2,而中国人均年消耗不干胶材料还不到1m2。1边是广阔的市场空间,1边是日趋剧烈的竞争,造成这1不和谐现象的缘由是供大于求。不干胶标签印刷业目前"过热",实际上是涉足不干胶印刷行业的厂商过量,其生产加工能力过大。而市场空间虽然很大,还只是1个潜伏的空间,目前由于遭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还不能大幅度地拓展。国内不干胶标签印刷业正在"打磨"中逐渐走向成熟,不干胶标签印刷产品正从中低档向中高级转换。为了适应这类转换,各生产厂商都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调解。 (1)在工艺和设计上,印刷图案由单色向多色转换,由简单的色块、线条、文字向网目调彩色印刷方向发展,力求表现出标签画面的丰富和精美。(2)在材料使用上,逐渐由以纸类为主向以薄膜类、特种材料为主发展,不但使印刷出来的标签更精美,还能提高标签的耐水防潮性、耐高温性,耐磨性、耐撕裂性等。(3)在油墨的使用上,考虑到环保,溶剂型油墨将逐渐被水性油墨所替换,UV油墨也会被广泛使用,因UV油墨是以固化情势干燥的,无有害气体产生,对环境基本无污染。(4)加工方式由简单化向复杂化、1体化发展,单1的印刷,多次的后加工向印刷和后加工1体化的方向发展,如印刷、烫印、上光、打孔、模切等工序联机1次性完成。(5)设备功能正由单1式印刷向组合式印刷发展,即1台机器同时具有凸印、柔印、凹印和网印等功能,在1张标签上可以同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印刷。 不干胶标签印刷业有待规范不干胶标签印刷业的竞争日趋剧烈,已引发了1场价格大战。价格竞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一定的,但应当在公平、规范的的基础上进行。由于竞争剧烈,1些小型不干胶标签印刷厂为了寻求较高的利润,采取高级产品低档做法,即以低本钱、低质量、以次充好的做法来压低价格,争取市场。这样做的结果,常常会导致恶性循环和无序竞争的恶化,从而侵害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利益,影响全部行业的健康发展。那么危房鉴定强拆怎么办,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?为了规范行业发展,应当建立1个类似行业协会的组织统筹、指导并制定出不干胶标签印刷行业的规范,例如:不干胶标签印刷的质量标准、企业的等级标准和相对规范的价格标准。另外,我们也应当认识到,不干胶标签印刷行业目前存在的"良莠不分、良莠不齐"的现象,也是每个行业在实现同国际接轨,将先进的技术、工艺和管理植入中国所经历的1个一定进程。因此,各企业应从软、硬件两方面着手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具体做法包括:引进国外新设备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建立新的管理理念,建立新的管理体制,招资纳才并培养各方面的人才,以高质量的印刷和1流的服务去争取客户、开辟市场。在价格定位方面,应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来肯定价格,真正做到"1分钱,1分货",实现客户和印刷厂家的双赢。为了适应国内不干胶标签印刷从低档产品向高级产品的转换,公司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高级设备,并制定了"求新选难"的营销策略。"新",就是做人家没做过的,如公司从日本引进了Ko-Pack公司生产的12色凸版高速轮转机,该机属国际1流的先进设备,目前在国内仅3~4台,它1次性可完成12色印刷,使用UV油墨,可联机上光和模切,最高速度达100米/分钟,最主要的是该机可1次性完成承印物的正反两面印刷,另外它还具有在印刷机上喷胶和涂布硅油、折叠、虚线模切的功能,可生产加工多至5~9层的小册子式印刷产品,即我们常说的"万利贴"。"新"的另外1种做法是将多元组合式印刷工艺利用于标签印刷的生产加工中,力求标签画面的新颖,精美如何判断司法强拆违法,将凸印、网印及烫印等工艺融为1体,这也是目前国内标签市场的1个发展方向。"难",就是去做他人觉得难而不愿意做的产品,例如印制医药类标签,由于医药属于特殊产品,对其标签印刷厂家的选择非常严格,要经过考察、审核、评估等1系列程序才能终究肯定其供应商,且印刷工序较为复杂,除标签表面印刷外,标签的背面也必须印上流水号。通常印刷加工这类标签需经两次全数品检才能完成。除印刷质量要求很严外,还要求流水号不能出现漏号、错号和多号等。在标签的管制上也很严,不管产品质量如何,都要照实填数,除正常出货外,剩余的废标签也要在客户的监督下予以烧毁。在市场竞争的氛围里我们悟出了这样的1个道理,即竞争是绝对的,发展是相对的。不干胶标签印刷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,更新更高的发展!因此,目前不干胶标签印刷行业竞争剧烈是很正常的,只有竞争,才能催人奋发,只有公道的竞争才能使这个行业更趋向成熟。